美国(ldquo及新左派及rdquo及史学研究)
小说相关信息
书名: 美国“新左派”史学研究
作者: 江海行舟
出版时间: 2023年10月
出版社: 星河出版社
书籍简介
本书以20世纪中期至晚期的美国社会运动为背景,聚焦于“新左派”这一思想流派对历史书写方式的深刻影响。通过梳理“新左派”学者们如何重新审视传统历史叙事,并将边缘群体的声音纳入主流话语体系之中,本书揭示了他们如何推动了一场从学术到社会层面的思想革命。书中不仅探讨了“新左派”史学的核心理念及其实践成果,还分析了这些理论如何在冷战背景下与意识形态斗争交织在一起。
江海行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一时期众多知识分子的生活片段,以及他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挣扎与坚持。通过对几位代表性人物的深度刻画,本书既是一部关于学术发展的思想史,也是一幅充满激情与张力的时代画卷。
自编目录章节
第一部分:背景与起源
1. 动荡的时代:冷战下的美国社会
- 核危机阴影下的普通民众生活
- 种族问题与民权运动的兴起
- 学术界的变化与挑战
2. 何谓“新左派”?
- 从“旧左派”到“新左派”的转变
- 批判性思维的萌芽
- 对现有体制的反思
3. 历史书写的传统与局限
- 历史作为权力工具的历史
- 被忽视的声音:工人阶级、女性及少数族裔
- 史学家的责任与使命
第二部分:核心人物与思想碰撞
4. 托尼·布伦特:打破沉默的第一步
- 年轻时的激进经历
- 《被遗忘的声音》的诞生
- 引发的争议与支持
5. 凯瑟琳·陈:用数据说话的女史学家
- 统计学与社会学结合的新视角
-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历史重构
- 面对质疑时的坚持
6. 詹姆斯·怀特: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之间的平衡
- 从哲学家到史学家的转型
- 《自由之路》中的乌托邦想象
-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
7. 跨学科的合作与冲突
- 社会学、人类学与历史学的融合
- 不同学术流派间的分歧
- 共同目标下的妥协与进步
第三部分:实践与影响
8. 课堂上的革命:大学里的新左派课程
- 教材改革的尝试
- 学生运动与教师立场
- 课程内容引发的社会反响
9. 公众领域的回响
- 报刊媒体的角色
- 影视作品中“新左派”主题的呈现
- 普通读者的接受程度
10. 国际视野下的“新左派”
- 欧洲与亚洲国家的关注
- 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借鉴
- “新左派”思想的传播路径
第四部分:遗产与未来
11. 后“新左派”时代的史学发展
- 主流学术界的接纳与吸收
- 后续研究者如何延续其精神
- 当代史学的新趋势
12. 对未来的启示
- 如何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
- 在多元文化中寻找共同点
- 历史书写中的伦理考量
13. 尾声:一个未竟的故事
- “新左派”是否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?
- 我们能否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?
本书以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生动的叙述风格,带领读者走进那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时代,同时激励人们思考当下与未来的历史书写方式。